稻價有支撐 易漲難跌
即將進入十二月中旬,近日農產品現貨價格上漲略顯乏力,如大豆、小麥玉米等。國內稻谷方面,雖然大米終端需求不佳,但市場行情也未出現大幅下行,甚至局部地區保持著易漲難跌的行情。距離元旦、春節的時間越來越近,稻谷受政策性主導市場以及持糧主體惜售看漲氛圍濃厚影響下,部分產區稻價將呈易漲難跌的態勢,具體分析如下。
政策性托市主導市場
截至目前已有6省份啟動中晚稻托市工作,其中產糧大省黑龍江托市收購量占總托市量的70%左右。根據國家相關數據顯示,截至12月7日,黑龍江省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谷328.1萬噸。包括基層的貿易商以及農戶反饋,糧庫收購進度加快,根據已公布的倉容情況來看,符合入庫的稻谷價格仍有一定的支撐,圍繞托市價震蕩整理。另外米企表示,近期車皮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,大米陸續可進行外發,市場購銷較前期相比略顯活躍,因此在托市啟動期間,農戶可適當變現用于還貸,部分質量好、米率高的稻谷可延后銷售。
江蘇稻價易漲難跌
自11月份以來,江蘇產區晚粳稻價格快速拉升,主要是米企大量采購加工完成訂單,同時地方糧庫展開收購,推高稻價。由于該產區今年稻子單產略有下降,農戶以及種植大戶挺價心理就愈發強烈,該產區自然未啟動托市。從當前省級及地方補庫情況來看,市場反饋補庫預計在近1月中旬結束,因此稻價難有下行趨勢。并且各地方輪換陳糧也陸續輪換出庫,以19-20年產晚粳稻為主,起拍價在1.35元/斤,加上溢價以及出庫和運費到廠成本也接近1.4元/斤,與新稻相當,并且臨近年底,大米市場終端或有少量需求,因此稻價還將堅挺運行。
秈稻依然堅挺
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截至12月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稻谷453.6萬噸,較上年同期增加400多萬噸。近10日收購量達195.6萬噸,較上個收購期增加47.6萬噸。其中,收購最低收購價中晚秈稻125.5萬噸。通過以上數據得知,當前中晚秈稻收購進度緩慢,主要原因在于已啟動的托市產區大部分高于托市價運行,如湖北以及江西兩省。以湖北為例,中晚秈稻糧庫收購價格已達到1.35-1.37元/斤不等,過篩回雜。糧庫收購達到高峰,隨著價格高位加重了農戶以及貿易商惜售心理,部分貿易商認為稻價將達到1.4元/斤大關。但根據大米市場的需求情況以及余糧情況,筆者認為在糧庫收購結束之前,稻價難落,但米企僅是剛需,無法長遠支撐其稻價高位。
糯稻面臨集中售糧
臨近年底,糯稻市場呈北弱南強的格局,特別是北方產區農戶售糧積極性較高,但收購主體較少,大部分主體還未進行抄底,觀望心理較重。一方面,糯米市場持續不景氣,近兩個月以來即使進口糯米到港量少,但國內供應充足,食品消耗緩慢。另一方面,北方農戶面臨還貸的壓力,今年入冬以后,特別是12月份氣溫偏高,稻子的貯存調價也在下降。截至到目前,黑龍江東部地區基層糯稻價格在1-1.1元/斤不等,烘干全白的糯稻車板價也難超過1.3元/斤,不超過普通水稻價格。安徽產區圓粒型糯稻多在烘干房及農戶手中,圓粒型全白糯稻車板價在1.35-1.37元/斤之間,陳糧待價上漲的心理較重,但米企多維持剛需,隨用隨采,對春節前的市場抱有的希望不大。
綜上所述,未來一個月密切關注各地方糧庫倉容以及收購進度,一旦倉容滿倉或是收購結束,稻價很難得到支撐,相對于其他農產品,稻谷的庫存總量還是相對較高,供應壓力仍是偏大,重要是終端大米消費持續下降,不利于稻價持續走高。同時也建議農戶以及貿易商一定要分批次有序賣糧,切莫扎堆、集中售糧。